banner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热点资讯

上海市检察院答21记者:构建版权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日期:2024-04-25       来源:21经济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4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3年)》。

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基础资源、创新的重要体现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知识产权强国进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

检察机关如何围绕强化版权保护开展综合履职工作?

在发布会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龚培华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说,高质量的文化发展需要有激励和创新,优秀的文化成果需要强有力的版权司法保护。

狠抓版权侵权犯罪惩治

龚培华介绍,上海检察机关严格落实党中央和最高检加强版权保护的部署要求,不断提升版权保护质效。

一是发挥综合履职优势,狠抓版权侵权犯罪惩治。

密切跟踪各版权产业领域侵权犯罪活动趋势变化,夯实侦检协作与监督,近三年受理审查起诉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104件256人,提起公诉204人,案件量年均增长1.5倍。

办理了一批新型、复杂、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如深度链接侵权、避开技术措施侵权、游戏视听作品侵权等新类型案件,2起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推动不同类型作品刑事追责规则完善。通过办理全国首例录音作品盗版案,明确录音制品侵权鉴定规则,参与制定《录音作品相似性鉴定技术规范》司法行政行业标准。

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办理涉及音像制品的版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26件。以音乐领域民事侵权裁判文书大数据分析为基础,挖掘规模化、批量化互联网音乐侵权犯罪线索,通过集中公诉实现版权最优司法保护效果。

二是坚持系统保护理念,探索版权领域协同治理新格局。

加强与法院、版权局、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业协会等多方衔接,建立符合上海区域特色的版权保护协作机制。

联合法院聚焦图片、音乐、视听作品著作权领域恶意诉讼开展专项调研和监督,优化著作权民事侵权案件证据审查标准,共同致力于治理净化批量维权。

联合版权局维护作品登记动态管理审核机制,共同召开版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版权保护公益宣传片,会签并落实《加强版权保护合作备忘录》。

联合版权行业协会制定发布《企业数字版权技术措施保护与合规指引》《印刷企业知识产权合规工作指引》,围绕不同版权产业提供精准指引,完善检察办案保护创新创业容错机制,发挥行业自治能力。

三是前瞻研判变化挑战,回应版权新质生产力保护高要求。

数字新技术有力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版权制度带来了诸多新挑战。数字技术导致知识产权法律关系边界模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能否受到版权司法保护引起广泛讨论。数据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重要生产要素,如何更好地实现对数据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实践探索。版权犯罪活动开始使用科技化、隐蔽化的数字技术,也给治罪工作带来难题。

龚培华介绍,上海检察机关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版权发展趋势和特质,全面落实“一案四查”办案机制,及时遏制新业态新类型版权侵权犯罪,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构建版权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深度参与上海数据知识产权立法工作,携手上海数据交易所推动数据流通交易领域刑事合规工作,为数据保护提供更明确的法治保障。

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3年)》(下称《白皮书》)显示,2021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著作权类犯罪5097人。

针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市场热度高、作品类型新的重点领域,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电子图书、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等数字作品和剧本杀、文创产品、网络题库等新型作品,检察机关持续加强犯罪惩治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最高检指导江苏、上海、山西等地办理了“人人影视字幕组”侵犯著作权案,“流浪地球”侵犯著作权案,以及刘某生等3人故意避开技术措施侵犯著作权案、郝某某侵犯“剧本杀”著作权案等一批有影响力案件。(本文图片来源:《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