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市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推进办公室 副主任朱玉勇一行到访我会
日期:2016-10-21 来源:
10月20日,德州市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推进办公室副主任朱玉勇一行到访我会。
我会执行秘书长宋先良接待了来宾,并向朱主任一行介绍了我会的基本情况、构架。北京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作为沟通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运行机制;追踪调查民营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民营企业的经验;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企业的资本股份化、技术创新化、管理科学化、融资多元化、产业规模化、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政策、法规咨询,项目评估论证和信息服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政策合力、资金合力、金融合力、服务合力,推动民营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宋秘书长还介绍了我会在今年成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民营经济华西论坛及2016杭州全球企业家论坛的情况。
朱主任认真听取了会领导的介绍,对我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作的有序开展都大加赞赏,认为我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均卓有成效,不仅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更好地发展环境,也为大力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朱主任在交流时说,德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密集消费区域,也是重要的工业装备制造基地和农副产品供应地。市内京沪高铁、京沪、邯济、石德铁路等6条铁路在境内形成了“三纵三横”的铁路交通网,19条国、省道穿境而过,实现了1小时进京,4小时抵沪,1小时上天,2小时入海的交通格局,人们出行方便的同时,更有利于企业原料运入和产品的运出,物流成本大大降低。
德州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全面落实德州市人才政策“黄金30条”,千方百计吸引各类科研人员、专业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归国留学生、外国专家等汇聚德州,坚持“政策引人才、平台聚人才、产业兴人才、环境留人才”,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加快引入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建立服务高端人才的长效机制,努力建设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
德州市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一直是德州市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点。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511家,主要涉及汽车及零部件、中央空调、环保设备及风电配套、机床及附件、机械基础件及其他机械等5个优势子产业,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实力和经济规模、产品门类齐全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双方还就今后开展可能合作的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项目资源、人才引进等业务合作内容做了初步的构想。
会谈后,双方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