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铿:保护发展创新方面狠下工夫,弘扬我们的民族品牌
日期:2017-03-15 来源:
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个人的认识,讲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个,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第二个,2017年的主要经济工作任务,第三个,关于供给侧改革。
先讲第一个问题,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我的观点就是我的观点,只能帮大家参考,很多不会讲的很准确。
2017年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是严峻的,我们国家的经济最近的数字没有那么乐观,2017年的经济应该说还是在下行的通道,但是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下降0.2、0.3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央提出了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动力要转换,我觉得我们动力转换当中新的动力还不足以对冲旧的动力的衰减。我们这个转换,旧动力是投资加出口,新的动力是消费加创新。从投资来讲,我觉得受资金和效率两个方面的侧重,从资金方面来看,我们经济已经连续六七年处在下行的通道,2010年开始的,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小,许多地方财政很困难。要有更多的财力去投资受到制约,可以打上一些赤字,我认为我们的赤字不能过大,已经是GDP是3%,这是世界公认的警戒线,今年很有可能达到了3.5%,有一点危险性,再加大是有问题的。
从货币上来讲,大家通俗的话讲货币要放水,这个水放了多年,现在也不可以大放了。因为他受到经济杠杆大这样一个制度。我们的经济杠杆应该说高度重视,第一,地方债务,地方债务据估计,据国家审计署缩短到20万亿左右。但是有可能大于这个数,大一点也无所谓。问题是我们的机制体制这20万亿都会有可能引起资金链的断裂。因为我们的现任书记,现任省长认为这个账是前任书记、前任省长借的,与他没有关系。我现在财政这么困难,我怎么还债,我们政府的思想是有什么钱,只要弄到手我就敢借,我就敢用,只要没有装在自己的口袋,从来就没有想到借债要还,这个问题很多地方,不说还本,还息都有困难。怎么再扩大投资呢?我们的企业现在据国外的机构估计是1.6万亿的债务,相当于我们GDP250%,这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并且这些债务上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欠的,这个机制和刚才说得地方政府的机制别无二样,现在实体经济困难,国有企业表现的是更困难。要还债,怎么还?所以说银行在放水是一个大的问题,受到侧重。
第二,投资的边际效率越来越低,有的专家甚至说我们投资边际效率接近于零。这是什么意思呢?过去边际效率高的时候,偶然投入一块钱,产出可能是9块、10块。现在投入一块钱,产出可能不到一块,中间还有损耗。所以我们这几年,效率不显著,经济仍然是下行的。所以说这两点,制约着我们2017年靠投资拉动这个作用是很小的。
第三是出口,大家都是搞企业的。出口三个发达经济主体是我们的主要经济贸易伙伴,美国,去年我们进出口就受到了很多限制,特朗普竞选的时候,就已经表露了要扩大出口,控制进口,甚至提出向中国进口一个亿的货物,你要保证有向中国出口一个亿的货物,否则的话,不让你进口。因此在特朗普这一种民粹思想的支持之下,我们跟美国的贸易应该是困难。要想大的增长很难,但是不很悲观,因为商人总是要赚钱的,把中国的货物完全堵在美国国境之外也是不容易的,生意还是会有人做的。所以要增加可能性就比较小,因为美国的经济现在还是处在上升的时候,应该说贸易的条件还可以。欧洲已经是受英国脱欧这个影响,受过去欧债的影响,经济这几年一直不怎么样,现在也还是不怎么样。目前由于意大利等国家的也备受煎熬。这个情况经济本身不妙,民粹思想好几年就表现的非常突出,贸易保守主义十分严重。我们跟欧洲做生意,今年应该说也是很困难的。日本不仅有经济方面的因素,还有政治方面的因素,这几年的贸易是下降的,今年也不可能上升。说一说从三大发达经济体来讲,贸易是困难的。
但是有一个亮点,那就是一带一路,一带我们是指路上这一带,西亚、中亚、中东、东欧、俄罗斯等等,这一带应该说在近两年发展势头很好,今年我估计还是进一步发展的态势。一路这两年发展的不太好,为什么呢?第一,奥巴马的TPP泛太平洋贸易组织,把我们排除在外,目的就是把我们排除在外,我们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各国的贸易工作很难做。第二,是南海的冲突,形势比较紧张,我们一路贸易遇到困难。今年这个问题我认为会有较大的好转。首先是特朗普已经说了,奥巴马的TPP肯定不干了,而且在议会上奥巴马执政的时候也没有通过。因此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利好。南海的问题我认为今年会进一步环节,当然又出现了台湾海峡的问题,台湾海峡的问题有人很担心,我不是很担心,我相信特朗普不可能,也没有那个胆量来支持台湾独立,如果他支持采取措施,对于我们来说不一定很坏的事,我们就把这个问题永远解决了,免得你今后弄这个东西,所以这个东西不是很悲观。一带一路的贸易应该是今年的亮点。
投资和贸易是这么一个状况,另外还有一个因素,过去我们依靠房地产拉动GDP的增长,是可以拉动的,房地产本身计入了GDP,房地产带动一系列的行业发展。今年关于房地产中央经济工作会作出了明确的一些表达,房地产在2017年无疑问是下降的,这一个拉动经济增长的旧动力也是衰减的。新动力一个是消费,消费的基础是收入,今年我们收入不可能太快,因为财政也困难,经济又下行,凭什么收入增长有大幅度的增长,那是不可能的。收入没有大幅度的增长,消费只能是跟去年差不多,或者略有增长。另外是创新,创新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日,创新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是在2017年明显的面临爬坡这么一个局面。由于我们经济转型方面在创新方面做得多,具体的措施少,落地的措施更少。而且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不到位,我们经济要转型,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当时提得是要有外联扩大赛转到内联扩大赛,但是认识不到位,很多领导把GDP数量看得很重,把经济质量放在脑子里面去。对于转型升级认识有片面性,把转型更多的力量都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转型升级放在这个方面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经济转型的含义是什么呢?我理解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技术结构要高端化。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总量是长足的增长,我们技术结构没有高端化,我们是汽车大国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都是生产德国、美国牌子的汽车。而日本当时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也是30多年的飞跃发展,它引进的汽车技术也是德国、美国的,引进去以后生产的日本汽车,而且改进,蚝油低,控制系统好,发动机好。我们的发动机不够快,我们的控制系统不过关,虽然我们汽车生产大国但是技术水平很低,我们生产的是什么东西呢?一个汽车芯片不行,神经系统不行,就是生产是一个外壳,行尸走肉,我们所有的技术政策不得利最关键的一点。
第二个方面,企业组织结构要现代化,我们现在企业组织结构是很落后的,我们国有企业基本上官僚体制,董事长、总经理组织部任命,干一届一届的,这样的体制不可能有经济上的高效率的。我们的民营企业老是说,在座的民营企业家不少,不要听得不高兴,我们民营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基本上是家族管理,这样一种管理与现代生产,与现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日本在30多年腾飞当中,它首先就是打掉了一些封建的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机制,所以在企业组织形势上有很大的革命,我们在这一点上没有重视。
第三个方面,经济结构的转型是要求经济发展相对均衡的。我们现在发展不均衡的,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的结构,30多年的发展不但没有缩小而且扩大了。东中西部这个口号没有发展的,鼓励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放,这三句怎么落实,怎么达到目前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所以说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在政策的层面,在思想的层面做工作,才能真正实行经济的转型升级,才能使我们新动力能够起作用。今年这个问题应该在这个方面做好。
这是从形势分析,我的结论就是新的增长动力不足以对冲旧动力的衰减,因此今年的经济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要有思想准备。但是我们的经济不会下滑很多,因为毕竟今年是一个政治年,今年下半年我们要召开党的十九大,这个经济我们会采取各种措施,让它好看一点。
第二个问题,2017年主要的经济工作任务。经济工作会议大家都看到了,也学习了。把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概括成四个方面,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四个方面是这样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继续坚持三去一降一补这个工作,而这个工作在今年难度甚至比去年更大。去产能,去库存已经到了攻坚的这么一个阶段,好做的去年做了,难做的留在今年。去杠杆进入到了风险阶段。前年我分析财务的问题的时候已经说了这么一个意思,所以做好这一项工作是非常重要。
第二个方面,提出了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这是我们搞企业的人应该说是一个利好。实体经济怎么振兴?这是要具体考虑的问题,问题提的很对,你没有振兴的办法那是不行的。我认为根本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要把资金如何引向实体经济。我们不缺钱,有专家估计,我们社会资本有54万亿,一年GDP的总量钱是有的,但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扩实向虚,在股市上躁动,在房地产上躁动,再就是资金外流。我们的政策提的很怪,带一带一路这个问题上多次提出鼓励对外投资。人家把企业召回去,我们在这个情况下鼓励对外投资,我不反对企业家向外投资。但是现在的情况观测,成功的少,失败的多。为什么失败?我们对人家的法律不懂,对人家的工会组织尤其不懂,惹了一堆麻烦,结果赚不了多少钱,我们国有企业有很多的问题。具体建议,要打击投机,让我们的股市健康发展,让我们的房地产稳定发展。我们的股市,房地产以后提出来了,房子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股市应该说是用来向实体经济企业融资的,不是来炒的,现在我们是全面炒股,这种换手率、平稳率今年比较好,我看也没有太波动。所以说要保证股市为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融资,要保证房子为解决没有房子住,要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必须明确提出打击投机。
第二,要有具体的政策引导创新创业。在创新创业的过程当中,在发展新产业的过程当中,不大主张过多的财政补贴办法,而是用税收的办法。财政补贴出现的情况是有的企业为了获得财政补贴骗补、套利,我们新能源汽车这个问题已经看得很清楚,其它过去的光伏产业也看得很清楚,财政补贴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政府的管理人员为什么又喜欢呢?因为他手上拿着钱,拿着这个钱就可以寻租,我认定你是新的产业,认定你给你补贴,补贴的钱反馈回去,腐败就是这么形成的。因此财政补贴过多过烂,形成我们腐败的文创。
第三个方面,要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才我们的尹部长已经涉及了很多,我认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的东西,第一农业要现代化,第二产品一定要安全质量要高,主要是这样两个目的。怎么来达到?第一,土地要流转,一家几亩地,十几亩地,搞现代农业是不可能的。而且这样一种制度土地不流转,影响真正的城市化,我们现在真正城市化率大概在36%左右。因为有2.6亿所谓城市人口是流动人口,是不会离开这个家乡,不会把土地交出来,他要留自己的后路。所以说土地流转,尽管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做了决定,我认为推进不快,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把土地的处分权交给承包者。现在我们提出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制,这句话有后面的东西做解释,人家说我还算是经济学家,我看不懂,怎么分制,土地流转要做好。
第二,农业现代化,不要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搞很大的农庄,要搞公司加农户,不是这么搞的。国外的现代农业应该是主体是家庭式集约化的农业。家庭式集约化的农业靠的就是强大的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农业服务体系不但没有加强,而是倒退。我们过去服务于农业许多的系统都被削弱。家庭农业,一个家庭经营像美国150公顷到200公顷,完全靠他家庭种不了,主要是管理计划,耕土地、除草、施肥是专业化的公司,这个的话土地可以流转,集约化,服务体系建立起来,我们在座的很多企业家,其实可以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里面考虑做一些诗经,这个是朝阳产业,是可以发展的。
第三,城市和农村一体化要抓好。所谓城乡一体化,我的理解应该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三化同步推进。我们的城市新型城市化应该是小城市,应该让我们通过农业化之后有更多的剩余农业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而不是离乡背井,跑到大城市、珠三角、长三角这样一种就业形式。你只有将现有经济搞好了,小城镇搞好了,把工业向像日本一样引向农村,把其它非农产业发展起来,有了非农就业岗位,我们转出来了剩余劳动力不会太多的离乡背井,他会选择在本地的就业。我们城市化要小城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王德建山,看得见水,留的住乡愁,大家从北京来创业,还要有山可见,乡愁可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和留得住乡愁,这是重要的三句话,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是重要的推进。
第四个方面,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这个提出了四个结构,农民进城的问题,保障性的住房的问题,棚户区改造的问题,现在那么多库存的房屋,把它买过来变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这就可以了,这个结构提的更好。更重要的结构就是要房租赁市场,这一点是非常好的,我们的企业家可以考虑投资这个方面。租赁业第一低收入要有廉租房,这是政府财政要补贴的,大部分是公租房,公租房是由企业、公司来做的。我们不可以要求人人有住房的时候,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私房,发达国家都做不到,我们真正做到,美国还有40%左右租房住,德国、法国甚至超过50%住房用。我们这样一个穷国,我们的收入水平排在全世界的一百多位,能够做到任何人都有一套房子,这是不实际的。所以说要发展租赁业。一个重点就是要降低经济杠杆,我把这里面三句话重复一下,说明了非常之重要的,一,降经济杠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二,要下决心处置一批金融风险点,三,强调要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这三句话,中央决心去杠杆作为一个重点抓好。
一个难点是僵尸企业的处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这个问题是牛鼻子,处置僵尸企业是两难,有多少僵尸企业,有人估计有五百,有人估计一千,数量不少,绝大部分的僵尸企业都是国有企业。怎么处置?你不处置就要搞国民经济拉跨,你处置,那么多的职工怎么安排?所以说处置僵尸企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非得要做得事,是今年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我建议,我们的财政对于破产的僵尸企业要保职工的生活。另外还有据点旧的僵尸企业要改组,我是建议绝对不要搞国有制,民营化,一说民营化一个疙瘩在那里,是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的流失不是民营化的接口,是官员监管的问题,不要考虑这个企业帐面上有多少资产,卖出去是多少钱。我接触的企业家是经济头脑,买下去能不能盘活,降下去不是流失,是合理的估价。
第三个问题是供给侧改革,提出了两年多,也非常好,但是没有落实的态度。我们上下领导有一部分人叫什么供给侧改革不大清楚。我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坚持市场化的条件下,引到生产要素,报告土地资本劳动,技术信息五大要素,合理流动、科学组合,最终要达到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的目的,全要素生产力学经济都知道,那是投入的增长率和产出的增长率之比,我有投入增长5%,产出增长是7%,2%是哪儿来的,科技进步。因此结构性改革创新科技进步是十分关键的,不是简单的这个压一压,那个压一压,这个不许生产,这个不许开业,不是这么一个工作。
究竟怎么按照这个定义判断来改?我的看法,第一,资源配置一定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意思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来配置。第二,一定计划经济市场向市场经济思想转换,不要搞30多年的市场经济,我们领导脑袋里有计划经济思想,把手伸的很长,管得很具体,不是这样的,政府就是为企业的服务的。第三,改革的重点要突出,我认为改革的重点,第一是财税体制,通过财税体制的改革引到资金合理流动。第二个价格体制,通过价格体制的改革,让生产要素、科学组合,什么贵就少用,什么便宜就多用,不要一味的去消耗破坏环境。第三是收入分配的改革,要引到技术、人才合理流动,你现在的工资制度是一个反向的,可以说这个反动不一定是政治的概念,是反动。过去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到西北乌鲁木齐去,78块钱一个月,在北京56块钱一个月,现在在北京和乌鲁木齐工作是一样的,在乌鲁木齐三千块钱都拿不到,在北京没有五千块钱那不行。深圳、上海工资更高,深圳的发展就是靠高工资把人才引去了,所以要西部大开发,东部振兴,你没有人才,没有合理的工资政策引导那是达不到的,那是说空话。所以说改革的重点,应该是这三个方面。
具体的政策建议,我就不多提了,第一个,不要把二不要绷的太紧,不要把6.5看得太重,我们CDM不会涨价太多。我们货币问题议论比较多,我认为人民币贬值,贬1:7或者7.5没有太多的坏处,人民币贬值没有像俄罗斯那样一泻千里的条件,我们有两点判断,第一点,我们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就是像习总书记谈经济问题这样,是一个很大的压床石,有人想颠覆中国经济颠覆不动。第二,我们对美元贬值,是美元强劲,但是美元一直强劲的基础,它的经济仍然处在恢复之中,所以要强劲,一直强劲不了。而且特朗普上台以后,要搞经济的一个总统,他的美元一直是升值,对它没有好处。所以说贬值不是大问题。但是资金外流有很大的可能,进一步外流,因为美联储今年三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在中国的经济振兴不太好的时候,资金外流很自然,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政策,更多的办法遏制资金外流,鼓励资金在中国投资,提供更好的投资条件。只有这样,我们经济才能更快的恢复和发展,财政支出应该主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转到三去一降一补上来。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塑身见底,保重点,与国防安全的,与生产力提高有关的问题国有企业来做。瘦身就是很多国有企业应该民营化、市场化,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就讲这么一些,对品牌领袖年会要讲六个字,中国的民族品牌第一要保护,这些年来保护不够。第二要发展,要与时俱进,我们更得发展我的民族品牌。第三要创新,要有新的东西,来适应的市场的需求,高质量,高频率的,所以希望在保护发展创新方面狠下工夫,弘扬我们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