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嵎生:在2017全域旅游创新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日期:2017-06-21 来源:
旅游现在创新发展很好,但是我讲一点,“旅游+”,不是“互联网+”嘛,“旅游+”,因此我讲旅游我们讲不是一个单纯的旅游,刚才讲的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周游列国不是讲旅游,他要周游列国推销他的理念,从政治主张都是这样的。因此我觉得我们现在新的旅游,刚才两个司长、参事,一个是重点讲“走出去”,一个是讲国内,欢迎“走进来”和我们自己国内的资源,我觉得都很好。
现在我觉得我们既然叫“旅游+”,我觉得我们要把我们的旅游变成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了解民情的旅游,你要去旅游的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怎么样、人民最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国家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国家的外汇政策是什么,我做大使的时候我们有的公司,有的不懂外汇比例,一下子签那个协定,还没有开工呢就损失了几百万了,为什么?他用法郎签字的,法郎升值了他就不行了。所以我们说旅游以外还可以,你们至少顺便可以去了解我去的这个国家、这个地区人民最喜欢什么,他国家最需要的是什么、他基础设施怎么样的。你看我们中国的基础设施搞的多好,美国搞的怎么样了,美国现在基础设施非常需要。所以我们出去可以把很多东西跟你的旅游。
因为我是长期在外边,我年纪比较大了,也退休好多年了,还活跃在媒体上,我上星期刚好在国家图书馆讲“一带一路”,题目就是讲“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好讲,为什么?现在你们都是旅游文化的,国内“一带一路”像雪片式的飞来,多的不得了,都讲这个好,都想分一块大一点的蛋糕,多一点份额。实际上蛋糕怎么把它做好?我接触的很多学者、专家考虑的不是太多,包括我们专家、学者里面讲的是怎么通过这个成名,至于到底该怎么搞,他不清楚。
我今天旅游谈不出来,国内的资源很丰富,现在北京农家乐就不得了,你把这个办好了,国内的资源多的不得了。我们外交部的很多同志,现在大使到处在国际上,其实我跟他们讲,好多地方我们没去过,国内旅游资源开发。国内的我不讲了,我不是专家。我想从外国的角度,因为我是做外交的,从这个角度来简单的说一说“一带一路”最基本的东西,不希望跟人家重复的。
我们现在提出“一带一路”并不是主观臆测的想搞就搞,我有钱了想发展就搞,还不是这样的,我觉得首先是时代变迁,时代变迁,正在加速发展,国际力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这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你们看到国际形势乱、变、治,“黑天鹅”齐飞,“黑天鹅”飞向什么地方?今年得国际安全会议,提出一个“三后”主题,现在是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提出这么一个议题,这是西方提出来的,美国和老牌的发达国家非常紧张。开始的时候他们都宣传,后来都说他们不行了,你老一套东西行不通了。因为大乱,到处都乱,“黑天鹅”齐飞,他就必须要变,既然要变,就要求治,变的目的是要治,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一带一路”应运而生。
我们现在提出来“一带一路”,很多专家、学者都把它跟“马歇尔计划”连接起来、跟很多西方的概念连接起来,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最根本的根本不同有几个:
第一,你们搞企业的都知道,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美国搞的最厉害,苏联讲起来以后美国到处都在搞,他全世界推行这个,他搞这个不是真正的全球化,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是一个概念。全球化是高科技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发展,这个地球变小了,依存度增加了,必然要相互依赖,要求共建一个,用我们的话讲“命运共同体”,他讲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就是美国化。将近四、五、六年以前,在华盛顿跟拉丁美洲搞了一个“华盛顿共识”,就是要求大家开放,金融、海关都是自由的,这样一来美国的资本,美国我的国家的安全的任务是什么,就是把美国的资本、美国的产品全世界通行无阻了,我的朋友有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大使,就跟我讲,美国总喜欢给我们做衣服,做了几件都不合身。所以现在我们经济全球化说是不行了,那是不对的,美国那一套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美国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这个是不行了,但是真正全球化不可阻挡。
第二,理念也不一样。他要求全球治理,我们这里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我们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5月份,你们看北京所有的街道这六个字到处都是,这是我们重要的理念。过去五鸦片战争的时候用炮舰打下来,美国做老大的时候是用“华盛顿共识”打开联盟,我们现在“一带一路”适应全球治理,既然全球治理,美国有他的想法,发达国家有发达国家的想法。现在想法不同了,我当时跟赵紫阳总理到坎昆开会的时候,那时候22个国家基本上是美国说了算,我们也可以讲,没有什么分量。现在美国人也好,我想徐娘半老,我给他一幅对联,“无可奈何花渐落,情不自禁苦争春。”现在根据这个情况,寻求治理呼唤要有药方,在杭州开会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药引,“杭州共识”你们可能都知道,也就是公共产品。现在我们在这上面情况什么呢?我们“一带一路”,全球治理我们首先强调,特朗普上台以后讲究,上还有人翻译“美国第一”,我讲“美国第一”不对,是“美国优先”,这个话我们国内对特朗普本身负面听家太多,其实“美国优先”在国际叫法里面哪一个国家,特别大国他能自己利益不优先吗,我们中国跟国际叫板难道首先不是考虑我们的利益吗。现在我们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是我们是共商、共建、共享,包括“一带一路”、“马歇尔计划”不一样,我们优先的同时还考虑别人的需要,这个他们做不到。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现在做法,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就是我们这个理念,全球治理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我们自己做法就是适应这个东西。
再讲一个问题,围绕着“一带一路”现在很多也很好,但是风险很大,有的专家、学者不断写文章,文章里面就讲这个,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据我所了解,在座的可能有些领导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关主管部门,我不知道发改委有没有,反正外交部有,我们有专门机构评估风险,“一带一路”都要评估风险的,你们企业家你们要走出去,到那个国家都是,你能不评估风险吗,一定要有可行性报告。
第二个问题我们“一带一路”高层论坛,意大利来了,其他都不是领导人嘛,用这个东西来贬低,没有那么多人响应你。其实我们“一带一路”高层会议并不是为发达国家来的,他们来,层次高一点,很好,我们高兴,不来也没有关系。你们知道最后关头美国、日本来了,虽然他不是领导人,他毕竟还是来了,还是他比较重要的官员。所以他出去不出去,我们需要他们合作,愿意跟他们合作,但是我们不想把这个作为标志。
第三个问题“马歇尔计划”,二战以后帮助欧洲复兴,美国要主导欧洲,美国人搞的。我们现在共商、共建、共享跟他们是不一致的。
最后想回答一个问题,印度没有来,大家感觉遗憾。我多少年是搞印度的,印度这个国家还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基本上没有改变的,但是印度人比较小气,也不好办。他没有来就没有来,这次在北京“金砖国家会议”,“金砖国家”他来的是外交国务部长,外交部长和外交国务部长(音),差异就像常务部长一样的,所有国家来的都是外交部长,就他来的是外交国务部长。所以这个理论上严重影响中印关系,有的说这个事情不影响我们跟印度的关系吗?当然不可能不影响,但是不能以印度参加不参加来划线,我们跟印度合作很多了,他开“金砖会议”我们也去了,很支持,我们他能不支持吗,他自己就把自己变化了。所以印度没有来,我们对印度还是要看好的。
我是从外交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对你们可能没有直接的关注,但是你们要了解“一带一路”是应运而生的,适应时代的呼唤而产生的,所以现在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合作可以期待的。
